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干部培训 教学管理 科研管理 党建工作 后勤保障 县市党校
当前位置:首页>理论视点
全力推动中国红河——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步伐
2012年12月24日 来源:中共红河州委党校红河探索编辑部
【字体:

  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沿边开放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加工出口的区域。沿边开放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翼,自1992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边境经济合作区15个,对发展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的经济贸易和睦邻友好关系、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沿边开放并做出了进一步提升沿边开放的重要战略部署。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后指出,要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2011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正式下发,标志着桥头堡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红河州地处毗邻越南、连接东盟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接点上,将红河州全域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门户和基地,对于我国扩大沿边开放、创造睦邻安邻、和谐周边环境、维护边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河州沿边开放开发现状及取得的成效

  自1992年国务院批准我省瑞丽、畹町、河口3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以来,我州的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在我省扩大沿边开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大力推进主要以对越南经贸合作为主的沿边,有力地拉动了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边境地区的繁荣稳定。

  (一)合作优势日益凸显。一是区位优势。红河州与越南毗邻,边境线长达848公里,全州现有河口和金水河两个国家一类口岸,河口县与越南老街省的老街市隔南溪河、红河相望,有滇越铁路、南溪河公路大桥和红河公路大桥相连;绿春县与越南莱州省孟谍县接壤;金平县与越南莱州省封土县、清河县、勐德县接壤。5个边民互市通道,通往境外的交通十分便利。河口口岸距昆明469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296公里,距越南北方最大港口——海防港416公里,是滇越铁路、昆河公路、红河航道与越南乃至东南亚地区铁路、公路、航道连接的交通要道,是一个集铁路、陆路和水路为一体,沟通中国与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枢纽口岸。河口口岸与老街口岸处于“两廊一圈”走廊的中心位置,北面连接中国国内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南面连接越南及其背后4.6亿人口的东盟国际市场,是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结合部,是“昆河经济走廊”的咽喉,是云南省乃至整个大西南地区出海和到东南亚各国的陆上最短的便捷通道,其在全省和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以及经济交往中均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二是经济合作互补性强。红河州经济发展迅速,为外贸企业进入东南亚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红河州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产业的生产加工能力较强。目前具有100多万吨有色金属生产能力、2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近300多万吨的化肥生产能力、400万吨水泥生产能力、电力装机容量400万千瓦时以及科技含量较高的生物资源加工能力。因此,红河州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在资源产业方面有相当强的互补性,从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进口原料加工出口的获利潜力巨大。在境外资源的合作开发方面,越南的铁矿、磷矿、铜矿,老挝的锡精矿、铅精矿、印度尼西亚的红土镍矿是红河州企业开发和进口资源性产品的重点。

  (二)边境经济合作区蓬勃发展。作为中越两国的边境地区,河口县与老街市的发展一直受到两国政府的重视。都设立了边境特殊经济区,享受特殊的扶持政策,以园区带动当地的发展。1992年12月,国务院特区办批准在河口设立4.02平方公里的边境经济合作区,河口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进出口贸易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带动了河口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不断推进我州开放开发进程。目前累计投入合作区的资金已经超过10亿元人民币。加强了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界河治理、城区街道建设改造、高压输变电工程、中越界河大桥、光纤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了各大银行、口岸联检中心、查验货场、对外商品交易市场、边民互市交易市场和具有一定规模档次的宾馆酒店,实施合作区北山新区开发,规划建设中国河口国际口岸北山片区,区内为外来投资者提供税收、土地、项目审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实行一条龙服务,为投资者营造了良好的投资贸易环境。老街市方面,从1997年开始,越南陆续在中越边境越方一侧的芒街、新清、驮龙、老街、马鹿塘等口岸建立口岸经济区并给予政策优惠。

  (三)跨境经济合作区稳步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是一种世界性创新的双边合作方式,中国红河——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是一个集边境贸易、出口加工、边境旅游和边境物流于一体化的综合经济合作区,是加快我州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扩大滇越五省(云南和越南河内、老街、广宁、海防)合作的重要内容。2005年9月,红河州政府和老街省人委会签订《中国红河-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方案》。该项目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作为GMS合作重要项目的援华项目立项,于2007年10月29日,启动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中国-越南跨境经济合作项目”。2009年9月28日,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联合工作专家组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提出和建立了工作机制,制定了工作职责。《中国云南省与越南老街省关于加快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合作的框架协议》已在2010年6月的昆交会期间正式签署,这是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纲要性协议,标志着双方在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上迈出了关键性步伐。目前,河口国际口岸、公路、铁路以及工业园区的建设正在紧张进行。双方确定“中越红河商贸城”为跨境合作区的核心区通过中越红河公路大桥连接,其中中方规划建设2.85平方公里河口国际口岸北山片区,老街省规划建设2.5平方公里的金城商贸区,合计5.35平方公里;越南方老街口岸经济区、腾龙工业区、贵沙矿区正在逐步完善规划建设中。而在河口北山片区、蒙自红河工业园区、越南老街口岸经济区及腾龙工业区,合计规划总面积129.85平方公里的拓展区域,重点发展农林渔产品深加工、矿产资源和有色金属深加工、化工及化肥生产、机电产品加工和保税区等特色工业园区,成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出口加工基地。目前,越方已完成“三通一平”;中方区内3条主干道路、联检验放大厅和国门、验货场、界河治理三期工程、红河公路大桥六大基础设施项目已完工或趋于完工。

  (四)边境地区呈现和谐稳定势头。我州坚持以中央“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方针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加大边境管控力度,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对越工作,积极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和边境地区和谐稳定,努力推动“防边控边”向“管边用边”的转变,全州呈现出边防巩固、边境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睦邻友好的良好势头。自2002年中越双方联合勘界以来,历时6年,至2008年底,红河段已圆满完成野外勘界立碑任务,全段共设有界碑号155个,竖立界碑223块(辅助界碑13块);勘定边界线约548.169 公里,签订了边界线叙述议定书草案和界碑登记表报联勘委审定。外事部门加强与越南老街省、莱州省外事厅的交往合作,建立定期或不定期会晤机制,为双方企业进行有效合作牵线搭桥,协商解决双方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各涉外部门严格执行两国签订的“三个法律文件”和“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加强边境巡逻管理,认真妥善处理边境涉外事务,维护领土主权完整,保持边境稳定,边民自身的权益得到了保障,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和平环境。

  (五)边境贸易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和云南桥头堡建设的不断推进,边境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我州紧紧抓住发展时机,积极发展边境贸易。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已由2002年的85户发展到目前的193户,参加贸易和服务的人数也不断增加。一是开展经济技术合作。随着中越关系的良好发展,进一步完善与越南合作的机制,在多个领域开展对越经济技术合作。据不完全统计,红河州对越南的投资项目累计30个,项目合同投资总额64735.5万美元。项目投资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开发、农业种植、小水电开发、交通运输、纺织品加工销售等领域。二是进出口商品结构。红河州对越南等地进出口的商品分类构成呈现逐步优化、层次提高的趋势, 出口商品种类发展到包括五金矿产、化工产品、纺织品、工艺品、医药保健、轻工业品、农产品、有色冶金、机械产品等在内的14类250多个品种。三是境外市场多元化发展。加强与东盟、亚欧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经贸关系不断得到加强,贸易伙伴除越南外,还拓展到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尼、刚果、墨西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越南仍是我州对外贸易的主要市场,2011年全州完成进出口总值13.1亿美元,其中对越贸易5.86亿美元,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分列二、三位,贸易额分别为3975万美元、1773万美元。2011年河口口岸实现进出口总值76.5亿元,同比增长19.5%。进出口货运量达241.4万吨,同比增长47.2%;出入境人员399.1万人次,同比增长10.04%;出入境运输工具15.8万/辆(列)次,同比增长33.2%。四项指标居云南省口岸第二位。四是改善金融服务方式,为企业对外贸易提供便利。通过对接协调,红河州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均与越南老街省专业银行进出口贸易使用人民币相互结算的金融业务,为扩大双边贸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金融、税务部门结合自身特点,为企业和客商提供了资金扶持、信用担保、退税等其他服务。

  (六)口岸功能及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关贸、税贸、检贸、银贸合作联系不断加强,各项贸易便利化措施相继出台,通关时间逐步缩短、效率逐步提高。一是口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国家口岸办及省、州、县相关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对河口实施了口岸配套设施工程,各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河口国际口岸北山片区项目建设配套基础工程已基本完工;红河公路口岸开放式试运行;金水河口岸项目基本完工。二是口岸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云南省边境口岸中率先启用自助通关系统和触屏式通关信息查询系统,并在全国首家实行POS机刷卡缴税,海关、检验检疫实施联网核查,实现了通关和缴税的安全、高效、便捷,促使货物通关时间由原来的5至6天缩短为目前的2至3小时;实行公路15小时、铁路24小时无假日通关,确保贸易往来更为便利。三是出入境政策不断优化。2005年1月起取消边民出入境办证费用,2006年1月取消暂住证管理,2008年1月降低对多次有效的商务人员入出境办证费。

  (七)友好交流不断扩大加深。近年来,双方在人员交往、基础设施建设、经贸、旅游、教育、文化、卫生、司法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发展。一是中越双方制定了定期或不定期会晤机制,就涉及双边口岸贸易、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互通情况、交换意见、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双方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在更多的领域实现共赢交换了意见,并就如何进一步办好中越边交会和加快推进中国与越南跨境经济区建设项目深入达成了共识。双方就开展党际交流、加强经贸、教育、旅游、学术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达成共识。双方在建立“红河——河内——下龙湾——奠边——莱州——红河”旅游环线,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加强领域合作,扩大贸易交往等问题上达成一致。二是自2001年12月,中越双方确定举办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机制。中国河口和越南老街每年轮流举办“边境经济贸易交易”。目前,已成功举办了10届“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三是经双方协商,开通了中越国际客货运输线路。即从中国个旧市至越南文盘县往返线路,中国个旧市至越南沙巴县往返线路,中国蒙自至越南文盘县往返线路,进一步加强了双方人员和贸易往来。四是文化系统与越南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多次应邀或代表省、州出访越南进行文化交流。2001年9月屏边县大围山歌舞团赴越南老街省参加“庆祝老街省恢复建省10周年暨西北六省文化交流活动”。2004年, 老街派100名学生到云南红河学院学习,25名干部到云南大学学习。五是2006年中国河口县与越南老街市结为友好城市,中国屏边县与越南沙巴县结为友好城市的工作正在开展中,绿春与越南莱州省孟谍县坚持官方每年至少1次友好交往,2006年来,共友好交往10余次,这将为双边的合作奠定扎实基础。六是2008年在红河学院成立了“红河州越南问题研究所”。七是2009年8月中国云南与越南老街、河江、莱州、奠边五省联合工作组第二次会议达成共识:共同组织好2010年中越友好年各项庆祝活动,加强边境管理,做好两国界务维护工作,加强口岸和通关能力建设,加快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进程,扩大贸易及其他领域的合作。

  二、中国红河——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受益的范围

  (一)带动沿线人口直接受益。昆河经济走廊在云南境内包括昆明、玉溪、红河、文山4个州市,共44个县区,区域面积10.12万平方公里,占云南省总面积的25.6%,人口1403万,占云南省总人口的33%。在越南境内包括越南东北部的老街、河江、宣光、富寿、安沛、广宁6个省,西北部的莱州、山罗、和平3个省,以及红河平原上的河内、海防、永富、河西、海阳、兴安、河南、太平、宁平9个省市,共18个省市,面积8.62万平方公里,占越南总面积的25.9%,人口2136万,占越南全国总人口的27.4%。昆河经济走廊涉及的总面积为18.74万平方公里,直接受益人口3539万。

  (二)带动农业产业直接受益。云南与越南同属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云南省种植业在确保粮食稳步增长的同时,发挥云南的优势,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烤烟、蔗糖、茶叶、橡胶等优势产业进一步扩大,花卉、药材、蔬菜、水果正在形成支柱产业。越南是世界第二大的大米出口国,咖啡、腰果、胡椒等经济作物具有比较优势,水产品,特别是鱼、虾产量优势明显。云南省农业科技力量较强,农产品深加工力量强,而且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越南农业、渔业资源丰富,双方存在着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因此,沿线的农村及农业人口将从中受益。

  (三)带动工业产业受益。越南是农业国家,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制造业比较落后,商品短缺,大部分工业品需要从国外进口。云南省在轻工、纺织、机械、电子、建材、化工、医药等行业具有比较优势。目前,中国政府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将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带出去,给当地的就业、教育、培训以及经济发展带来好处。因此,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将直接受益。

  (四)能源产业可以从项目合作中受益。云南省与越南在能源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云南省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丰富而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短缺,越南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电力资源十分短缺,因此,合作开发潜力巨大。云南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越南水电项目的建设,与越南建立长期的电力开发合作关系。近年来,越南已经取代印尼成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最大原油进口国,是我国第6大原油进口国。

  (五)旅游产业从中受益最大。云南省和越南都是旅游资源富聚区,都把旅游产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云南正在建设旅游大省,越南计划建成亚太旅游和服务中心之一,双方在旅游客源交换和合作开发国际市场,吸引第三国游客方面有极大的合作空间。昆河经济走廊建设,将极大促进走廊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对于改善沿线城镇人口的就业、贫困、教育以及卫生条件等起到推动作用。

  三、当前提升红河州沿边开放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红河州边境地区发展一直滞后,沿边三县经济总量小、经济实力不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经济社会长期处于欠发达状况及水平。

  (一)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方面。一是国务院特区办撤销后,全国15个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主管部门不明确,合作区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二是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的管理权限、工作职能不明确;工作机构设置格局不适应工作需要;法制制度不健全。三是合作区基础设施薄弱,开发资金严重紧缺。四是合作区缺乏特殊的与其相配套的投资优惠政策,所以合作区的优势和特色体现不出来。

  (二)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方面。一是跨境经济合作区涉及国际关系、民族、宗教、文化,矛盾复杂,协调难度大,没有中央政府的支持很难实施。二是国家和省级层面缺乏相应的具有权威性的工作机构和协调机制,导致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在相关政策研究、措施制定等方面严重滞后,实际工作缺乏宏观指导、政策支撑和资金支持。三是受国家宏观控制的影响,筹融资难度不断加大,加之州县财政紧缺,资金投入非常有限,严重制约了一大批重点项目的有效实施,很大程度影响了合作区建设进度和口岸优势的高效发挥。四是宣传力度不大,红河州的发展优势、内在潜力和蕴藏的无限商机还没有真正变为市场优势,大开放、大招商、大投资、大发展的开放型、外向型经济格局尚未形成。五是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方案签署已近两年,尚未得到双方中央政府正式批准实施,在政策体系上没有支撑点,可行性报告研究未全面开展,实际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六是目前河口北山口岸区和越南老街金城商贸区都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和招商引资计划,并按照各自的步骤向前推进,但双边没有实现规划对接、产业对接和政策对接,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境合作。

  (三)基础设施及口岸建设方面。虽然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但要适应当今世界人流、物流、资金信息流的方便快捷、自由流动的发展要求, 差距还很大。一是面临省内其他边境口岸的激烈竞争。在云南沿边开放中最具特色的边境口岸,即河口、瑞丽、勐腊。德宏州提出了“黄金口岸”的战略定位,并做了详细的规划,瑞丽作为其“金大门”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勐腊县磨憨口岸在昆曼公路通车后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样一来,在云南争取桥头堡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过程中,河口县将在区域规划、项目建设及争取优惠政策等方面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二是口岸基础设施滞后。河口、金水河口岸联检设施落后,物流设施严重不足。现有的仓储配送企业只能以简单仓储和换装为主。与金平、绿春接壤的边境线上山高谷深,地域偏远,远离主要贸易集散地和内地经济贸易发达地区,因此边民通道和边贸互市点的交通状况仍很落后,大部分互市市场没有同越南互通公路,或公路等级低、路况差,大型货车通行困难。三是口岸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河口国际口岸北山片区建设3条主要干道、进出口货物查验场等项目虽已启动,云南省发改委虽已批准《金水河口建设总体规划方案(2009—2020年)》,绿春县平河口岸正在进行总体规划,但3个口岸建设所需资金21亿元,所需资金投入来源仍是一大难题,导致口岸规划建设推进速度较慢。四是越南老街口岸的快速发展给我州河口口岸带来较大压力。越南政府十分重视边境口岸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从1991年中越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以来,越南政府加大了对老街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不仅在老街省执行越南口岸经济区管理政策和越南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在财政返还政策上,也给予了比较优惠的政策。从2001年起越南国家财政根据每年边境口岸经济区的实际收入,实行财政返还政策,专门用于边境口岸经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收入在500亿盾(约合人民币1786万元)以下的,全额返还,收入在500亿盾以上的,除返还500亿盾外,其余部分返还50%,对运作5年以上(含试行期)且年收入超过1000亿盾(约合人民币3572万元)的,按实际收入的50%返还;2001—2005年中方5年的海关税收为人民币2.8亿元,越方折合人民币5.8亿元,而越方返还给老街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折合人民币达3.8亿元,是河口海关税收和地方财政收入的1.4倍。诸多优惠政策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了越南老街口岸的快速发展,给河口口岸带来巨大的压力。

  (四)对外经贸合作方面。越南一直是贸易逆差国,为了减少贸易逆差,越南贸易部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法,其中包括限制进口和扩大出口,开始直接或间接地对我州出口产品设置障碍,我州外贸商品结构单一,外贸加工企业少,这无疑制约着两国双边贸易合作的顺利开展。一是越南对矿产品实施政策调整导致矿产品出口受限。矿产资源是我州对外贸易进口的主导产品,在进口贸易中所占比例最高时曾达75%,但近年来越南对矿产资源出口管理越来越严。《关于加强政府对矿产勘探、开采、加工、使用、出口等活动管理工作》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将“完全停止出口铁矿、钛矿、铜矿及铅锌原矿和精矿”,此类政策的出台使河口口岸铁矿、铜矿、铅矿及锌矿等矿产品进口量大幅萎缩。二是外贸商品结构单一。在进出口商品中,数额最大的商品种类仍主要集中在资源型产品, 而且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仍然较低,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外贸易效益水平的提升。有色金属一枝独秀的局面仍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生物医药、信息产业等新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分缓慢。三是外贸加工企业少。由于利用外资规模较小, 在对外贸易方式上始终是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导, 加工贸易相对薄弱,制约了出口份额的增加和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展。实施对越投资的多是外(边)贸企业。这些企业资金少, 没有固定资产, 普遍实力不强, 抗风险能力低, 跨国经营管理能力差,这种多以销售型和贸易型企业为主、实业型投资较少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对外投资依旧青睐短期利益的趋向, 不利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健康持续发展。整体对越南投资的力度依然较小,未能形成规模和产业簇群,且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资源型产业领域。

  (五)外贸经营管理人才方面。区域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教育卫生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区域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投资环境差,人民生活条件不好,对专业人员缺乏吸引力。同时劳动力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各类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流失严重。目前,文教科技人才短缺已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知识的贫乏和观念的落后导致内生技术能力明显不足,创业活动偏少,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制约该区发展的重要问题。进出口企业及外贸加工企业相对较少,多以小额贸易为主,外贸人才奇缺,尤其是面向东盟的贸易、会展、经济、法律和管理类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外向型人才缺乏与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悖离,不能满足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提升红河州沿边开放开发的战略构想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红河州在推进沿边开放开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考虑到国家沿边开放战略要求,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红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中提出:“以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重点,建设重要的沿边开放经济带。具备条件时,建设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要求。未来的战略构想就是争取将红河州全域沿边开放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给予特殊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允许红河州全域在体制创新、平台创新、通道创新,园区建设创新、口岸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等方面,按照“率先突破、优化发展”的战略思路,进一步拓宽沿边开放领域,深化开放内容,创新开放方式,完善开放机制。

  (一)着力做好跨境经济合作区规划,加强学习研究。规划先行,强化规划引领。聘请国家级权威机构帮助编制中国红河——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规划。加强云南边境贸易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战略研究,对全国边境贸易整体政策支撑及我省边境贸易在新形势下如何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根据云南面向东盟且与周边国家开展边境贸易的优势,从税收优惠、通关便利、商品扶持、企业培育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对越南产业发展研究。更新对开放的认识,清晰界定开放的范围、层次,全方位敞开大门,内联外引,扩大产品、技术、资金和市场的选择集。“引进来”既包括积极引进国内外的资本、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也包括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技术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其经济社会活动的外部性,分享他们的经济发展成果。“走出去”既包括加强与周边国家国际贸易、经济技术合作、对外直接投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也包括鼓励沿边地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对国内其他地区,发展有竞争力的特色经济,积极参与国内竞争。

  (二)着力加快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刻领会用活“4个权限下放”和“15项政策支持”,全力推进已批的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提升红河沿边开放的层次和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给予红河边贸相应的政策倾斜。一是给予边贸进出口商品免领配额许可证的优惠政策。二是给予边贸出口商品免税并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三是对边境小额贸易项下进口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四是对边境小额贸易减半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的货物在国内再销售时,给予“加倍抵扣”的税收优惠政策。五是对进口的矿产品(如铁、铬、铜、铅、锌、锡、锰等)、农林产品(如橡胶、橡皮筋、棕榈油、大米、木材)等资源性商品实行进口环节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六是对边民互市贸易政策适当放宽。首先是经营区域扩大,由在我国陆地边境20公里以内,放宽到红河州内,把红河州全境列为边民互市贸易区;其次是经营主体由“两国边民”扩大为“两国边民及企业”;再次是经营的商品由“生活用品”扩大为“除国家明令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外,其余商品均可经营”。以支持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建设,确保边境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三)着力加快推动中国红河——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是代替“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现实载体。立足自身,依托云南桥头堡建设的推进,积极争取国家对“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政策支持。在“十二五”期间建成河口北山国际口岸开发区,支持配合越方建成老街金城商贸区,并逐步将双边合作范围扩展到红河州全区域和越南老街省范围,与建设“两廊一圈”和“红河谷绿色经济走廊”紧密结合,形成更宽领域的经济发展合作平台。全力推进中国红河——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先行区建设,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红河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立,符合次区域经济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趋势,国家应将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作为国家“提升沿边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和试点项目之一,在国家层面高位推进。

  (四)着力做好红河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综合保税区作为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便捷的特殊开放区域,已成为拉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深化对外开放的主要途径。红河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自2010年初启动以来,州委、州政府始终把建立红河综合保税区作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进桥头堡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2011年1月,云南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了设立云南红河综合保税区的请示,国务院已将请示批转国家海关总署,整个申报工作已经进入了国家审批程序。

  (五)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利用红河州的地缘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开通东南亚的入海口通道,为外商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条件。配合全省加快出境公路、航道、港口等通道建设,尽快形成沟通与国内其他省区和周边国家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为一体的交通网络和信息通信网络。一是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先行发展,适度超前。特别是河口口岸查验货场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提高口岸承接、交换和服务等功能;加强边境口岸、通道、边贸市场建设,增强边贸发展后劲,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二是加快蒙自——河口泛亚铁路的建设,使其早日竣工通车发挥效益。三是加快疏浚红河航道以便早日通航,增加运输渠道,扩大口岸功能和运输能力。四是加快构建北连昆明、南出河口、东接文山、西达玉溪的高速通道。形成州内公路“四纵四横”大框架,建设铁路、公路、航运相互融通的立体交通网络,切实加强以个旧、开远、蒙自、建水等滇南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市镇设施的文化品位和现代化水平,为外资创造良好的投资、创业、工作和生态环境。五是加快进出口加工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口岸进出口加工贸易,极力提高进出口商品附加值。六是努力推动越方尽早启动老街——河内的高速公路、泛亚铁路建设,早日解决制约双方贸易和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的运输瓶颈问题,满足货物大进大出的需要。

  (六)着力加强对外经济的合作与交流。按照“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鼓励企业走出去,全面拓宽与越南等东盟国家企业的合作,推动优势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建立生产基地、营销网络、研发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带动国内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出口。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外经权,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以化工产品和冶金产品为龙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为两翼,农副产品与其它产品齐发并进的新格局。在优势农产品、电力、化工出口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培育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引导有色金属、磷化工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做大做强口岸贸易。一是建立省州县(市)级领导合作机制。县级合作机制可每个季度轮流在滇越边境县(市)举行会谈。围绕以文化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积极开展各种有利于滇越关系友好发展的民间活动。在这三个层次的合作机制中,还应当建立双边省州县(市)对口领导人之间的以电话和电子邮件进行日常的跨境电子政务交流机制,以弥补时间间隔较长的会晤性磋商交流机制的不足,促进云南和越南等地的合作更快更好的发展。二是加大旅游业领域合作力度。我州和越南等地旅游资源丰富,进行旅游合作有着巨大的潜力。按照国内旅游链的终端和边境国际旅游链的开端的定位,做好昆明红河旅游带与跨境旅游的有机对接,围绕“一核、三带、五集散、五片区”的布局,以多元文化和立体生态为资源基础,突出哈尼梯田和滇越铁路两大品牌,构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主导,跨境旅游为特色,专项旅游为延伸”的产品体系,按照“互利、双赢”的理念,全力推进跨境健身休闲度假等高端旅游项目,加快跨境旅游的开发、建设,筹划、开展独具特色的民族节庆、跨境夜景游等活动来创意红河,打造跨境旅游新品牌,以全面提升红河旅游业的档次和品位,力争形成中国一流、世界水平、最具特色、最有魅力和向往度极高的旅游胜地。此外,滇越边境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中越双方共同合作,健全各种旅游法律监督机制,培养优秀导游人才和完善旅游合作结算方式及净化旅游环境等工作,双方还应该进一步简化边境跨境旅游签证手续和降低签证费用,以因私护照免签证为最终目标。三是充分发挥优势开展与东盟国家的农业合作。2012年东盟协定税率与最惠国税率相比,税率差最大的商品是农产品,如腰果,龙眼干、西瓜等。由于中国与东盟的气候条件差异使双方的优势农业产品有很大区别,云南省及红河州优势农产品主要有温带水果、蔬菜等,而东盟各国的优势产品主要有:热带水果、花卉、海产品、棕榈油、腰果、橡胶等。因此,要加强对东盟国家农业方面政策的研究,扩大与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裁培、技术推广、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合作。

  (七)着力加大人才培养合作力度。培养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快该区域发展的根本举措。与发达地区相比,边境地区的文化和教育相对落后,文盲、半文盲比例高。特别是在边境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人口自然增长较快而人的素质提升相对较慢,这已经成为制约边境地区发展的瓶颈。因此,需要从提高人口素质和抑制人口数量增长两个方面同时作出努力,大力支持发展教育事业,在不断提高该区域各族群众整体素质的基础上,逐步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该区域发展的专门人才,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各类现代专业人才。此外,该区域还应该制定特殊政策,鼓励各种人才到该地区创业、发展。

  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开放结构,拓展开放广度和深度,凸显区位优势和内陆沿边开放特色,逐步建立内外联动、互利共嬴、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全面加快推进红河沿边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