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干部培训 教学管理 科研管理 党建工作 后勤保障 县市党校
当前位置:首页>州情研究
依托苗族文化推动屏边县旅游业发展
2013年08月07日 来源:中共红河州委党校
【字体:

  屏边苗族自治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是全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居住着苗,汉、彝、壮等1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4.59%,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4.36%。近年来,屏边县明确提出大力实施“生态旅游活县”的战略目标,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围绕实现这一目标,屏边应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不仅要重视开发以大围山森林为主的生态旅游资源,更要做好苗族文化这篇文章,使之成为推动屏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丰富的苗族文化是发展屏边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屏边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以苗族文化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范围很广,既有物质形态的,如建筑、民居、服饰,也有非物质的纯粹精神文化的东西,如历史事件、民间传说、节庆、歌舞、民族风情等。有形的载体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内容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共同形成了独具吸引力的屏边人文旅游资源。一是苗族传统工艺。屏边苗族的传统工艺主要有麻线访织、刺绣、蜡染等。其中,最典型的苗族传统工艺是蜡染。蜡染既是苗族的传统工艺,也是苗族妇女用来美化服装的重在手段。二是苗族花山节。花山节是屏边苗族最具特色的节庆活动。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要花山”或“踩花山”,花山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初七举行,源于苗族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花山节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它集祭祀文化与娱乐活动于一体,充分展示了苗族传统文化和风俗,具体传奇的魅力。三是苗族服饰。屏边苗族的服饰,男女差别较大。苗族男子衣着较为简单,衣服主要是麻布衫,衣扣一般为七颗,颜色有黑、全青、全蓝等,裤简短而大。与苗族男子的简单衣着相反,苗族妇女的服饰十分精美复杂,色彩斑澜,苗族妇女上身穿花衣,下穿百褶裙,头蓄长发,戴着佩以各种装饰的头饰,脚穿着花布鞋。屏边苗族的百褶裙制作工艺精湛,意涵丰富,且朴素美观,独具风韵。四是苗族文艺。苗族文艺主要有苗族文学、苗族音乐、苗族舞蹈等。在屏边最具代表性的苗族文艺形式是对歌和芦笙舞。苗家人通过对歌尽情地享受美好生活,尽情地倾诉着自己的爱和恨,尽情地倾诉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芦笙舞也是苗族最富有代表性的传统节目之一,它历史悠久,北宋时已进入朝廷表演。大的队形主要有两排一字形和圆形两种。由数十名青年男子在前吹笙引导,数十名至百余青年妇女踏着芦笙拍节,跟随于后,进三步退一步,围绕场地循序而进。

  二、目前推动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屏边旅游业发展迅速。据旅游部门统计,2010年接待游客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860万元。2011年接待游客30.2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022万元。但是,屏边县旅游业发展仍面临许多瓶颈,特别是依托苗族文化推动屏边县旅游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资金运作水平不高,多元化投入不足。旅馆和停车场建设力度不够;各景区建设投入不足,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来源渠道少;旅游服务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大围山景区仍是以观光旅游为主,消费项目少,可参与性设施较少,娱乐设施不足,留不住游客。

  二是挖掘苗族文化资源,增强旅游竞争力做得不够。对苗族文化旅游资源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苗族文化旅游资源利用不充分,开发潜力还未充分发挥,已开发的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呈现规模小、层次低、零散等特点。旅游景点未充分挖掘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地方历史文化,甚至大围山旅游景区,也很少看到苗族文化的元素。

  三是旅游服务配套商品开发有待改善。首先,宾馆酒店档次不高,接待能力不足,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其次,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服务态度和质量与精品旅游目的地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宾馆服务人员中熟练员工比例低,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差。再次,配套旅游商品开发不够,品种单一,同质现象严重,缺乏市场吸引力,制约旅游消费的增长和产业链的延伸。

  三、依托苗族文化推动屏边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一)打造独具特色的苗族县城

  坚持做到高品位规划县城,高规格建设县城,高质量建设县城,高标准管理县城。围绕实施“生态旅游活县”的战略目标,在编制完成《屏边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大围山国家公园建设规划初步方案》、《屏边苗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基础上,继续完善细化规划内容,制定实施方案。如,制定以民族文化推动屏边县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突出县城的苗族特色,要塑造苗城、苗县山水风情的总体形象。在县城建设中,要围绕规划,按章推进,加大执行力度。从苗族元素入手,建筑风格上融入苗族元素。如,苗族图腾引入民居建设。对县城主要街道和大围山广场等公共休闲文化娱乐设施增添苗族文化元素,着重从细节上呈现出苗族特色和历史的纵深感。同时,引导具有苗族特色的商业开发和服务,突出苗族个性文化。继续加快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工程,把县城打造成集中展示苗族文化魅力的一张靓丽名片。

  (二)打造苗族文化品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所谓苗族文化品牌,对屏边县而言就是指最能体现苗族文化特征,反映苗族人民文化生活,代表苗族人民精神风貌,有形的与无形的文化因素。使其既有民族性格,又有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根据屏边县苗族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基础条件,本人认为打造苗族文化品牌应着力实施以下几大工程。通过品牌的打造,全面推介屏边,吸引来宾,推进旅游,繁荣经济,活跃生活。

  1、建设“屏边民族博物馆”。可把“民族博物馆”定义为对屏边民族文物标本进行收集、保藏、研究、陈列,传播科学文化、信息,为社会服务的文化教育宣传机构,实现对现有苗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同时,屏边民族博物馆还负责建好、管好“屏边文化网”。屏边文化网可作为以苗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资料库和文化交流平台,作为以现代信息手段向外界介绍屏边、宣传屏边、推介屏边和展现屏边苗文化的好途径。博物馆的建成,可进一步推动苗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研究,对屏边一些非物质文化进行搜集整理,如,设立苗族山歌音像数据库、苗族语言文化数据库等等。同时,把远古、近代和现代有价值的可耳听、眼看和触模的物品陈列展览,成为苗文化闪亮的窗口。这既能教育群众、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是旅游参观的好去处。

  2、打造文艺品牌。将苗族对歌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整理、提炼、创新,整合升华,强化包装,提升品位,使之具有更大的观赏性、参与性和流行性。继续办好“大围山国际音乐节暨妃子笑荔枝节”,把节日作为展示民族风土人情、群众生产生活的平台和各民族交流、融合、联欢的大舞台,吸引更多观众眼球,提升群众参与度。建设好“屏边大围山歌舞团”。增加对歌舞团的经费投入,改革其运行管理机制,充实有实力和民族文化底蕴的演员,加大苗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编排力度,提高文艺演出水平和效果,使之成为展现、推广苗文化的县级一流知名专业文艺团体。同时,还要奖励创作苗族名歌、名曲、名舞,提升文艺节目创作水平,推出新艺人,打造新歌舞或大型原生态苗族歌舞表演,形成娱乐亮点。在全县培育苗寨歌舞表演队,鼓励民间传承艺人及民族民间演出队伍走进村寨甚至走进县城。宣扬民族文化,收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使民间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3、建设原生态苗族村庄。在县城周边规划一个区域或选定一个自然村,通过精心策划,集中力量,将屏边县的苗族文化资源全部浓缩集中在这个区域内,展示苗族风情,彰显苗文化内涵。“屏边苗族文化学校”,培养苗族民歌、民舞、纺织、蜡染专业骨干,还可以对苗族妇女进行刺秀、蜡染技艺培训。同时,在原生态苗族村庄里规划建设苗家饮食一条街,使其丰富游客游玩乐趣,让游客尽享苗族原生态独特美食。

  4、打造苗族“花山节”文化品牌。苗族传统节日“花山节”,是屏边苗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每到农历初三至初七,八方来客潮水般地聚集到花山场地,共同庆祝节日。然而,“花山节”一年只一次,本人认为为了做大节日,打造品牌,应大胆创新通过开发建设苗族文化风情园来实现每天都过花山节。在苗族文化风情园里新建花山广场、斗牛场、射箭场,建立景区内的民族风情表演。在花山广场建一个很宽阔的表演台,树立了一棵高高的“刀山”花杆。在射箭场修建一个容纳上千人的动物竞技场,实行每日接待开放,开展斗牛、斗鸡、斗鸟等苗族民间竞技活动。提高游客参与度,让游客说苗族语言,学唱苗族山歌,学跳苗族舞蹈,穿苗族服装提升游客体验满意度

  (三)挖掘具有苗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全方位、多角度寻找以苗族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与以旅游小商品为主的旅游商品的结合点,对具有屏边地域特色的饮食产品如苦巴勾、草果、刺脑苞,屏边土鸡、老猪脚、要加强商标登记、注册和产权保护工作,打造具有“屏边苗族文化特色”的系列饮食名牌产品。要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赋予文化意蕴,增加民族文化的神秘色彩,并把其作为接特、招揽开发地游客、来宾的民族特色饮食招牌。同时,开发具有收藏、纪念等价值的旅游纪念品和容易携带的土特产品。尽快建立民族民间工艺品开发企业,注重工化加工,专业化的生产,整体包装,在宾馆酒楼推出苦巴勾、草果芽、刺脑苞,屏边土鸡、老猪脚、熊胆酒、花米饭等系列饮食产品。在商店、商场超市设立民族特色食品专柜扩大商品的知名度和销量,以此扩大影响力,发挥整体带动作用,树立品牌,推进相关产业配套建设长足发展。(作者:屏边县委党校教师 王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