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干部培训 教学管理 科研管理 党建工作 后勤保障 县市党校
当前位置:首页>理论视点
有为有位创新业—竭力探索基层党校、行政学校改革发展的新途径
2012年04月05日 来源:中共红河州委党校州情研究室
【字体:

  红河州委党校、红河州行政学校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的指导帮助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校工作条例》、《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始终坚持“有为才有位”的工作理念,坚定信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三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与红河新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领导干部和管理人才,为全州干部队伍建设,改善干部学历结构,提升干部理论素养,提高干部素质能力,为促进红河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一、真抓实干,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红河州委党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州委党校、州行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硬件和软件设施基本能够适应全州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为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受到了云南省委党校,红河州委、州政府的充分肯定,多次受到表彰。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以来,一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8年被省委党校评为办学先进单位,2010年荣获州机关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州机关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老干部工作目标考核连续三年荣获一等奖,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业绩,整体工作跃上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州委、州政府重视党校工作,是办好党校、行政学校的根本保证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党校工作。一是州委、州政府把党校、行政学校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州级领导每年多次到党校调研、授课、作报告,听取党校情况汇报,集中研究党校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党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力度。在州委、州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于2006年搬迁重建,在州财力十分有限情况下,总投资78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29975.06平方米,集教学综合楼、报告厅、图书馆、学员楼、餐厅、健体中心为一体的新校园建设,2007年底新校区建设峻工投入使用。各项教学设施基本配套,为大规模开展全州干部培训轮训创造了条件。州委、州政府领导关心党校、州行政学校建设发展,帮助解决党校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州委、州政府针对州委党校历史欠帐大的问题,仅2010年,就为党校解决了缺口资金1650万余元的欠债问题,使党校能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搞好干部培训工作。二是州委、州政府领导每年多次到党校作专题报告,为培训班学员授课。2008年以来就达130多人次,仅2010年州级领导到党校授课达50多人次,尤其是州委刘书记、杨州长在繁忙的工作中,每年至少3-4次到州委党校授课或调研。充分体现了州委、州政府对党校、行政学校建设发展的关心,为党校事业顺利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三是州委、州政府为了督促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党校工作,从2009年起将全州各县(市)委党校工作列为州委、州政府对县(市)委、县(市)政府中心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从制度上为党校、行政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学校党委班子务实创业,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是办好党校、行政学校的关键

  州委党校、行政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为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不断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年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有为才有位”的工作理念,加强自身建设,竭力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党委班子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团结干事,积极带领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党校工作条例》、《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建设学习型党校为载体,始终把加强干部培训,深化教学改革,把握党校干部培训特点和规律,增强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始终坚持从严治校的方针,加强党校、行政学校教学、科研、管理、队伍、作风、学风等方方面面创新工作。不断提高党校、行政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使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不断取得了新的业绩。2010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校党委被提名为州级先进党委。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被州委、州委组织部列为全州选人用人公信度“示范单位”。

  (三)以干部教育为中心,充分发挥党校干部培训的主渠道作用

  州委党校、行政学校始终坚持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中心,在干部培训、轮训工作中,根据州干教委的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规划,不断创新办学思路,努力提升办学质量。一是在培训内容上把握“三个要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主要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加强干部理论武装;以围绕州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红河发展战略目标,着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以注重理论教育、知识教育与党性教育共同发展。二是在培训形式上注重“三个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专题教育与案例教育相结合;典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三是在主体班次培训中注重“三个贴近”:结合州情、县情、乡情、民情,使教学内容尽可能贴近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强社会调研工作,尽可能贴近各部门、各系统、各战线的具体工作实际;及时了解和把握学员思想动态,尽可能贴近学员多层次、多样化需要实际。三年来,共举办各项各类班次56期,总计培训轮训干部13325人次;计划外办班13期,共培训4985人次;组织教师深入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乡(镇)等单位宣讲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以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专题150场次,参加听课人数近3万余人次,充分发挥了党校宣传教育作用。

  (四)以科研为基础,努力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

  科研是党校、行政学校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是突出科研重点。在教学研究和社会调研中,紧紧围绕州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党的十七大以来的党中央、云南省委、红河州委确定的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作为教学研究和课题调研工作的重点,落实在着力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上。二是加强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学术委员会《章程》、《科研工作管理办法》、《课题管理制度》、《科研成果奖励规定》,建立和完善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研人员的积极性。三年来,共撰写论文、调研报告398篇,其中在国家级、省级、州级以上公开刊物上发表103篇;完成省委党校主持的 “十一五”课题、云南省社科规划课题,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研究课题、学校校级管理课题共23个。四是着力办好校刊,为教职员工提供科学研究平台。校刊《阵地与熔炉》创刊于 ,于2010年改为《红河探索》,旨在注重研究红河州情,以及红河新发展等重大课题。创刊一年来,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刊物影响力、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五是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职能作用,校党委及时调整成立了州情研究室、社会与公共管理研究室、经济建设研究室、党建研究室,进一步加强了科研工作力度,

  (五)加强干部培训基地建设,不断增强干部培训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

  为了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效果,更好地达到干部教育培训的目标,增强干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州委党校、行政学校紧密联系全州实际,根据培训对象和教学需要,先后建立了12个教育培训基地。譬如,小龙潭监狱、草坝监狱两个监狱,作为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的现场教学点;红河烟厂、云锡公司、红河钢厂等作为企业管理创新实践基地;蒙自草坝镇作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教学基地;蒙自矿业公司、红河绿色产业公司作为非公党建教育基地;中共云南省第一次党代会会址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党员党性教育活动基地。以基地建设为依托,真正做到了学员理论学习有课堂,升华提高有现场,社会实践有基地,调查研究有场所,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努力创新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干部培训方式方法

  在教学中,竭力改变过去单一、呆板、传统的培训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今天州委党校、行政学校的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多年来,注重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突出学员主体地位,强化互动式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在培训形式的选择上,在搞好常规理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参观考察和实践锻炼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到经济建设第一线,到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中加强实践锻炼。在培训方法的运用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培训方法和技术手段,采取启发教育、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策研究、双向交流、菜单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以及远程教育网络和网上党校等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条件增强学员与教师、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提高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如在2009、2010年第十五期、十六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的教学中,在总结完善课堂讲授式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对《公共危机处理》课程,运用案例式教学,通过师生对客观生动、真实可信的个案的共同探讨,激活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对《媒体应对与沟通》课程,则采用情景模拟式教学,由指导教师设定模拟情景,聘请红河电视台资深记者现场指导、采访,使学员在具体的场景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在《红河工业发展》、《红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课程中,组织现场教学,提高学员在实际场景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学发展观》教学中,采用辩论式、演讲式的方式进行,以锻炼和培养学员的辩论、演讲、社交礼仪技巧,团队协作的意识;在《党性锻炼》课程中,组织学员到云南省第一次党代会会址进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廉洁自律、反腐倡廉》则组织学员到云南省小龙潭监狱进行警示教育,实地的体验感受,使学员心灵上受到极大震撼,达到了以情入理的教学效果。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教员与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教学质量明显示提升,受到学员的高度评价。

  (七)树立人才兴校理念,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工作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党校发展的基石。红河州委党校、红河州行政学校编制70人,现有69人,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副高职职称的22人。近年来,校党委始终按“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强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紧紧围绕“争创州市一流党校、服务红河新发展”的办学宗旨,加强教研人员、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三支队伍建设。校领导班子始终坚持“素质较高、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选配和培养师资队伍,采取向外引进,校内培养,公开招考等办法,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较高的教职工队伍。一是不断强化政治信念。党校教职工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必须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二是精通业务,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三是务实作风,要求每一个教职工正确对待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小问题,不仅要做到为人师表,还要做到为干师表。同时采取往外走、下基层,不断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工作的才干。坚持每年由领导带队深入乡镇、搞调研,了解州情、县情、乡情,熟悉民情、了解民意、掌握民心,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提升。 2007年以来抽调了56人次到省委党校师资培训班学习,安排47名教师随中青班学员到省外进行学习考察,36人次参加省函授学院举办的备课会,16名干部教师安排到基层挂职锻炼。2010年在州委领导牵头下,校领导班子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习考察,同时派出骨干教师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工业经济干部管理学院、省委党校等大专院校培训学习,极大地提升了党校教师素质,为搞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八)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重点,拓展对外培训领域,努力提升党校影响力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省、州、县(市)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及时宣传到每个党员干部,是党校、行政学校理论宣传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州委党校、行政学校高度重视理论宣传的重要性,把理论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一是围绕党的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央的重大部署。州委党校、行政学校多次组织骨干教师深入各单位、各部门宣讲。三年来先后到13个县(市)及机关、学校、企业、部队、乡镇进行宣讲,共宣讲200余场次,近10万余人次认真聆听了党校老师的宣讲,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二是办好校刊《红河探索》。从2010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后,从教学科研领域不断扩展到党的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进一步拓展了校刊的宣传面。三是州委、州委组织部、州机关工委抽出党校1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旁听员,参加州级机关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活动,承担学习点评任务,写出学习意见、建议,并作专题辅导与引导工作。这项活动不仅受到了各机关、各系统的高度评价与热烈欢迎,而且为党校教师拓宽视野,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创了良好的条件。

  二、与时具进,竭力探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途径

  党校、行政学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七大作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这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校、行政学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需要全方位的积极探索与努力实践。

  (一)牢固树立干部教育培训新理念

  在新形势下,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党校、行政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一是树立干部教育培训的新理念,进一步明确党校、行政学校在党的干部教育、理论宣传、政策研究、创新与决策咨询服务、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功能定位,要充分体现我们党和国家创办党校、行政学校的根本目的;二是在突出党校“主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利用社会优质培训资源,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相匹配的培训结构,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大教育、大培训的新格局。三是建立完备的干部教育培训激励与约束制度,逐步探索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建立干部参学、自学考核评价体系,把学习培养与使用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对参训干部,由培训机构,组织、人事等部门对其学习成绩、在校纪律、政治表现、思想品德等方面作出全面鉴定,存入干部档案,作为对干部进行考察、评估、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让干部通过培训实现其知识结构与工作岗位的最佳匹配。四是各级财政在保证党校正常运转所需经费的基础上,每年财政预算中应把党校教师进修经费、科研经费专项列支,做到专款专用,形成经费保障体系。五是党校、行政学校要进一步认清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更新观念,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对封闭、自我循环,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的教育培训局面。

  (二)充分发挥干部培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是党校、行政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是党校、行政学校必须明确自身功能定位,认清自身使命和职责所在,牢牢占领主阵地,把握主渠道,努力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认真审视自身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正确看待差距与不足,做到扬长避短。二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努力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及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以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上力争取得新突破;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党校教学全过程,突出抓好党性修养。三是办好主体班,尤其是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认真总结近二十年来举办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的成功经验,把中青年领导干部后备培训班办成精品班、招牌班。四是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紧紧围绕红河州边疆、民族的实际、围绕“桥头堡”建设的实际,强化理论武装、推进科学发展、维护边疆安宁、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下功夫。

  (三)努力探索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新方式

  适应、满足干部多样化、多层次的培训需求,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拓展培训渠道,努力打造多层次的干部教育培训载体,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无疑是当今党校、行政学校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所在。党校、行政学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坚持成功的教学模式,同时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巩固成功教学成果。积极探索创新,在原有的菜单式、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基础上,努力探索开展现场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实验性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探索跨地区、跨部门、跨学校的合作培训模式,不断完善开放式、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全方位的培训格局。要特别注重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加强网络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规范干部网络培训管理,满足干部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四)坚持按需办学,提升办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按需培训,进一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按需办学、按需施教”的原则,加强干部培训需求调研,凡计划内的培训,必须进行培训前的需求调查研究,以实际工作的需要确定培训对象,以培训对象的实际素质状况确定培训内容,合理设置课程,分配课时;力求培训内容上的创新、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做到按需施教、分级分类、讲求实效。组织人事部门应成立干部培训课题调研组,广泛深入进行调研,摸清干部知识结构和干部素质需求状况,摸清干部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需求层次、不同岗位需求,进一步了解全州各级干部的理论需求、实践需求,了解干部所需要具备的素质能力,进行调研,形成可行性的调研报告。真正做到干部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缺什么就补什么,着力提高培训质量。

  (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干部培训教学点建设工作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教学点建设,为提升全州干部素质和能力提供直观、生动的课堂。一是加大对教学点的研究力度,总结现场教学的经验。现场教学点建设以研究桥头堡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进红河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累积的经验为重点,提升党校的教学培训水平的实效性。二是不断提高现场教学工作力度,促进党校、行政学校的学科建设。三是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教学点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党性教育基地、执政能力培训基地、警示教育培训基地、对外贸易研究基地、外向型产业培植基地、最新的经验交流基地、国际人才合作培训基地、合作共事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民族文化交流教育基地、招商引资与对外开放教育基地、口岸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等,为实施现场教学打好基础。

  (六)着力打牢党校、行政学校的科研基础工作

  科研水平既是党校、行政学校加快发展的基础,又是扩大影响力的平台。党校、行政学校要发展,必须注重科学研究,切实加强和改进科研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增强科研意识,千方百计调动教研人员探索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科研上水平、上档次。二是要走教学、科研一体化之路,坚持科研直接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倡导和推动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学、进头脑。三是要坚持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紧紧围绕红河经济社会发展要务和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红河的目标,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充分发挥全州党校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科研资源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行上下结合、教师学员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形成强大的合力,切实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七)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工作,注重练好内功

  党校、行政学校要生存,要发展,教职工素质是关键。要进一步提升教职工素质的工作力度,努力形成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党校、行政学校教职工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置于重要地位来抓,把好入口关,采取切实措施,为教师更新知识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素质。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深造机会。尤其要组织优秀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境内外知名高校和高层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学习进修,创造条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有组织地将教学和科研的重大课题进行立项攻关,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调查研究和科研工作能力,不断增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继续有组织、有计划的选派一批又一批的年轻教师进行挂职锻炼,积极地推荐优秀教师到其他单位去任职。努力探索建立符合干部教育培训特点的师资考核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办法,完善师资队伍评价体系。采取有力政策措施,力争建立起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够满足培训轮训干部需要的党校、行政学校的行政后勤管理队伍。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干部培训工作任务任重道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党校、行政学校生存与发展,在干部教育培训大格局,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进一步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党校、行政学校办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努力开创党校、行政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和新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