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干部培训 教学管理 科研管理 党建工作 后勤保障 县市党校
当前位置:首页>州情研究
弥勒市西山镇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
2014年04月03日 来源:中共红河州委党校
【字体:

  一、弥勒市西三镇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现状

  西三镇位于弥勒市的北大门,是集山区、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为一体的省级扶贫攻坚乡。辖区面积28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235亩,其中水田3865亩,旱地31370亩。辖者衣、凤凰、散坡等9个村民委员会,47个自然村,46个村民小组,人口有5780户,22865人(其中,农业人口22297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9人,以彝族支系阿细人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3.4%。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大约5035元。主要经济来源收入以种植烤烟、玉米和养殖黑山羊、黄牛等为主,有少量的打工收入、林业经济果木业收入以及部分旅游业收入。2012年输出务工人员2042人,劳动力外出占西三镇农村劳动力总数17.94%。

  目前,西三镇少数民族贫困村有11个,在全镇47个自然村中占23%;在这些自然村中,劳动力人口1031人;其中文盲半文盲近142人,占贫困地区总人口的9.8%,因病因灾返贫78人,占贫困地区总人口的0.4%。没通油路的村落有16个自然村,没有村卫生室的有自然村有33个,居住在棚屋或石屋等简易住房的有32户。

  西三镇的贫困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收入不高,生活水平低下。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029元,西三镇人均纯收入为5035元,相差近1000元,每年支出教育、医疗、生产资料等费用外,收入所剩无几,甚至收不抵支。二是居民住房破旧,安居问题突出。在西三镇少数民族地区,94%以上都是土基房,很多住户的房子一到雨季就会漏雨,有的甚至垮塌,必须进行修修补补。三是生活单调,现代文化生活严重滞后,即便有些许文化消费,也基本上属于被动娱乐消遣型。例如,西山可邑村,只有游客到来或者民族节日时,村民可以看到民族歌舞表演,看电影、看戏、看书、开展文体活动之类的事重视不够。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匮乏。西三镇山区人畜饮水主要靠水窖蓄集雨水解决,较好的村落能保证全年有水喝,条件不好的村落饮水只能保证 6~10个月,且水质无法得到安全保障。五是医疗卫生保障严重不足。民族地区山高路远,村寨分散,服务难度比一般地区大,医务人员严重不足,且医疗设备、技术不配套,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全年因病、因灾返贫人口有47人,占调查自然村总人口的0.4%。

  二、弥勒市西三镇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

  一是文化程度低。在西三镇少数民族22865人中,贫困人口共有1031人,占8.1%,文盲、半文盲有103人,占整个贫困人口的7.2%。据统计,西三镇民族地区初中辍学率为7%,小学、初中比例分别为10.2%和18.3%。教育设施、师资水平等不及周边乡镇和弥勒坝区。近年来,受过一定教育、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年轻人,能跳的都跳出了“农门”,不能跳出“农门”的也外出打工,基本上没有改变劳动者的文化结构。2012年西三镇输出务工人员有2042人,87%是初中生,高中生占的比例很少。在西三镇,除3名镇农科所人员外,有技术的就是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真正从事农业科技开发和研究的人几乎没有。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民族地区不但通讯线路少、质量低,而且通讯能力严重不足。西三镇虽已建成11条水泥路,5条弹石路,7个自然村通公交车,但仅仅是因为这些村寨相对靠近公路,交通问题才得以解决。水利设施虽有所改善,但要满足生产、生活条件还远远不够,目前西三镇的种植业、养殖业主要还是靠天吃饭,支撑种植养殖的水利条件还相当薄弱。

  三是产业结构单一。2012年统计数字显示,西三镇有359个乡镇企业,但都是一些规模小、产值小,容纳就业人数不多的小型企业,且总的产值超过1000万余元。

  四是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制约。弥勒市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几乎无一例外地分布在生态恶劣的山区,大约90%的贫困地区分布在弥勒市的大石山区,40%的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不仅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不足的重要原因,也为后续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制约。

  五是疾病因素导致贫困循环。贫困者收入少,生活水平低,营养缺乏,加之无钱医治,或者拖延治病时机,导致贫困者身体素质差,无法正常进行生产或者劳动。还有一部分残疾人,因为健康缺失,导致收入低,收入低反过来又制约身体素质的提高,形成贫困循环。在调查过程中,有8户人家是因病贫困。

  三、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弥勒市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在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对此,要把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作为加快消除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第一要务来抓,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对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较深的少数民族地区,只要有利于保障改善民生,消除贫困,就要敢于因地制宜、因族制宜创新举措,先行先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探索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扶贫开发模式。唯有这样,才能在发展中消除贫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和生活环境。一是环境改善,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利于农业生产,主要源于其基础建设的落后。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加强对道路、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二是环境保护,通过经济的手段来加强环境保护。为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应着眼于长远和全局,通过经济的手段,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实现退耕还林,禁止乱砍乱伐和垦荒限制等措施,尽量保护好当地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三是环境利用,适度而又有效地利用环境。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其特色。如西三地区的民族特色风情、西一红万村斗牛场地等,市委、市政府应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论证,指导并帮助当地居民发展与本地环境相适应的生产,如旅游、土特产加工等,以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

  (三)进一步加快发展教育和卫生事业。一是优先发展基础教育。优化资源,集中办学,在西山地区增办几所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校。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把“双语”教育纳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开办一批“双语”幼儿园,对“双语”教师,在师资认定、职称评定、绩效工资等方面给予倾斜。二是加快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保障条件。当前最迫切最重要的是要采取多元化的投入措施,加大对财力、人力、物力投入,加快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整体上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从根本上消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途径,加快建立和完善西三镇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群医疗救助、补助、传染病免费救治、社会医疗救助等为补充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重点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切实加强西三镇少数民族地区医院、诊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弥勒市、西三镇和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加强县妇幼保健机构和乡村两级保健网点的建设,推动妇幼保健工作顺利发展。

  (下转36页)

  (上接41页)(四)进一步加大扶持开发力度。首先要扩大低保。把生活贫困户,纳入低保范围,确保他们生活无忧。其次,增加信贷资金投入。政府贴息的信贷基金投资于公共服务。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建立特定对象、特定项目的专项贷款,直接贷给少数民族贫困妇女和家庭,用于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从事食品加工业、运输业等服务业。政府要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制订一些有利于他们的金融政策,向他们提供小额贷款并且予以贴息,让他们有创业和发展资金。再次,建立各种互助组织。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引导,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互助组织,让他们抱团壮大,合力发展。

  (五) 进一步加大对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发挥西三镇独特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昆河公路区位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使其成为支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群。一是开发养殖、烟草、果木资源。西三镇的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十分适宜烟草种植、黑山羊规模养殖以及黑桃产业规模种植,依靠科技和政府引导,把主要产业壮大,带动其他产业迅速发展。二是发展特色民族文化产业。人文与自然资源有机和谐统一,是西三镇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一大突出优势。西山彝族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十分明显,可以充分挖掘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做到科学规划、精心打造西山可邑彝族文化特色旅游品牌产业,扎扎实实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打造特色民族文化不仅有利于提升西三镇旅游经济发展,增加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而且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